MES是生产现场管理系统。目前MES技术已经很成熟,甚至MES的标准ISA95(企业系统与控制系统集成国际标准)都留下石油、化工、钢铁等流程型企业这一类企业的典型特征。仅仅几年时间,全国一下子冒出上千家MES供应商。这说明市场需求旺盛,政府大力推动“两化融合”以及财政补贴功不可没。回想在《ERP改变中国》的年代,也曾出现类似情景。共同点是用于大批规模生产效果挺好,转向小批量、多品种、混线生产模式就大量失败。那么,我们会不会重蹈当年ERP遍地哀嚎的覆辙呢?
某些进入“工业4.0”这类企业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内。这类企业有几个特点:市场能力大,不缺订单。生产模式是大批量按订单专线装配。这类企业首先要消除影响满足客户交付的各种不确定性。比如,用总装厂强势的供应商备货机制,消除装配生产线的缺货可能(物料的不确定性)。产品分类后把分散的装配工序改成按节拍运行的专门生产线(消除时间不确定性)。订单利润盈利可以将库存损失及设备资源能力浪费忽略。其次,采用成熟的自动化、标准化技术组织生产线的建设。MES有足够的成熟经验来处理系统的确定性问题。至于要不要做到“熄灯”,基本就是钱的问题了。
最近看了一些甲方的MES项目招标书,有一种感觉,甲方还不了解MES的本质是什么,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标书有点像从众多MES供应商解决方案综合剪贴的一个文本。目标定的不切实际,从根上就埋下了项目失败的种子。同时,我也感觉乙方根本就没有打算收尾款。
MES是什么?在工厂它该做什么,能做什么?
工厂接到一个订单,流程大致是:设计部门——计划部门——分解BOM——查、减库存,生成需要生产加工和外协的工单。先安排所需物料采购,再适时把工单分配到各车间。至此,各车间就拿到一组工单(决策指令),上面有例如车、铣、铇、磨等各个工序,工单指派到工人(设备)。
MES要做的第一件事情
MES的职责应该是从生产计划生成工单开始,它负责指挥工人和设备干活的。MES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做好所有将要开始的生产准备,以保证生产资源满足开工条件。
只要具备一定条件,工人(资源设备)就可以干活了。工厂通常把这个叫生产准备。对简单的生产,工人只要有图纸、物料、机床就行了。复杂工序除了主要设备资源以外,还需要刀具、模具、卡具、量具、场地等等。例如,航天卫星装配工序需要近20种资源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进行。需要注意到,有些资源不是专用的,而是竞争性资源。MES应该做到满足这些条件,否则无法开工。问题在于我们不是要满足一次两次,而是要保证工人8小时内每一件事情都能满足这些条件。否则要停工待料,生产效率就下降,浪费就产生了。
MES要做的第二件事情
假设,MES第一件事做的很好,车间不会发生停工待料,这样也是不够的。MES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计算出工人/设备正确的做事的时间,并把生产指令转达到生产资源。我们在车间做的每一件事看起来似乎是独立的,其实它与企业的整体目标密切相关。所以做事要有先后顺序,规定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。企业目标常常不止一个,而是多目标。比如,产能大化、短交期、少延迟订单、少库存、少加班等等。有些目标是相互矛盾的。MES应该在决策和这些目标之间给出可视化的量化关系。这个问题非常复杂,是当代管理科学困难的问题之一。解决复杂的问题无奈也是靠谱的手段就是利用人工经验,全世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这样做的。近几年,人们用APS(高级计划排程)帮助解决这个问题。APS是有用的,但能够作用的范围是受限的。(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——《APS的作用和缺陷》详细介绍APS在哪些场合有用,以及APS架构、模型、算法方面的缺陷。)本文暂且不做详细讨论。
生产任务指令下发到车间,工人就可以干活了。如果生产资源是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设备,那么系统必须通过PLC、DNC、SCADA等一些中间件、数据接口、控制系统来指挥它们作业。这是指令下达就是通常所说的设备连接,也是当前MES重要的功能及卖点之一。
MES要做的第三件事情
MES就该做第三件事是生产过程的监控。生产过程监控主要是两个方面,一个是任务情况,一个是资源情况。每个生产资源(工人)接到生产指令后何时开始,何时结束?做了多少?质量情况?有什么异常?设备情况?运行数据?这些都是生产现场的数据反馈。这是MES基本的功能。同时,这也是做好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主要环节。当前热起来的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在这里将发挥作用。企业需要的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也产生在这里。
MES要做的第四件事情
MES的第四件事情是应变和协同。在车间执行生产指令的每天每时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异常变化。这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。追赶或调整未能完成计划;市场订单变了,插单、撤单、设计需求改变了;设备故障、物料不到、质量返工等问题都要打乱既定的生产次序。我们就必须重新对生产任务与资源的配置做出决策,以应对这样的问题。生产现场的异变是常态。它每时每刻都影响和决定着生产的效率和效益。通常传统的MES并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功能模块,而是把难题甩给了管理人员。生产现场管理的计划员、调度员明天都在如同“消防队员”一样来处理这样的事情。有些企业生产管理人员也常用OA社交一类的工具来做这样的信息沟通。
这里我们应该关注车间的生产管理人员的作用。第一,他们应该是车间里有工作经验的人。他们明知存在各种低效和浪费,都习以为常,视而不见了。第二,他们被夹在上级、各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,每天被各种矛盾搞得焦头烂额,但依然是老大:不服你上来试试。第三,他们有很多管理知识和经验,但随用随丢,因为MES里没有数字化知识积累的机制和平台。
车间管理改革的要点和难点就在于此。这也是MES实施成功的突破点。
处理异常需求就等同于有了新的需求,连同新加入的订单,就让我们的系统重新回到了第一件事。我们重新理一下。前面所说MES的第一件事情实际是对未来的任务的感知,以及对环境的感知,采购配套的情况,库存的情况,工具准备的情况,人力资源的情况等等。这个感知不仅包括当前状态,也包括对未来一段时间这些资源变化的预测。第二件事情就是对感知的情况进行分析,做出决策并发布执行指令。第三和第四件事情,是对生产现场的现状的感知。而第二件事情就是对感知的情况进行分析,做出决策并发布执行指令。从1234这四件事成的一个循环,我们就清晰的看到了一个“感知、分析、决策、执行”循环过程。然后,进行新一轮感知、分析、决策、执行,就这样形成一个循环。
其实,小到做一件具体的事情,或者管理一个工厂,甚至是治理一个国家,只要你做决策,就必然要经过这四个过程。
不论一个工厂管理水平非常好,或者非常差,也不论一个工厂是高度自动化的,或者是高度离散性的,他们的生产运行管理的过程都是这样一个循环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MES的决策功能的好坏的区别。一个好的MES它必须对任务(订单)、资源和环境有足够的感知,不仅感知到现状,还能够感知到未来趋势;它能对感知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做出恰当的决策,同时对于生产现场的变化给予敏捷的反应。一个差的MES的感知一定是不完整不准确的。也许MES会把决策功能交给人。人的经验很重要,但是也是有局限性的。依据经验的分析和粗糙的感知,这个决策执行结果必然是低效的。
目前绝大多数的MES都没有做到这个“应该”,而是直接把分析和决策功能转嫁与管理人员。根据人的经验和习惯进行分析和决策,它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?
在车间,工人接到了工单,开工条件具备后就开始生产。但是在后续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缺料等情况,条件不具备了,工人不能歇着,这时就把这些物料作为在制品库存,再去做其他的工单。当未来的某个时刻条件可以满足了,人们从暂存库拿回继续加工。打一个比喻。车间是一个水池。水早晚都要流出去。如果水池很浅,水流过去的时间很短。如果水池很深,水也可以流出去,但需要时间很长。我经常问企业一个问题,如果企业的资源给一个典型的订单独享,可以几天交付?而实际的订单交付时间,往往超过很多倍。这是很常见的现象。
很多管理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,但是他们的处理思路是错误的,尤其是某些生产复杂产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。他们不是通过系统整体改善方法让水池很浅,而是“精装修”这个水池。当然也有很多工厂遵循不满足条件不下工单。其实,这样做既浪费产能,交期也不能保证。严格说,要求MES做好第一件事情是几乎不可能的,因为它是工厂计划层面的问题,已经超出车间管理的范畴。所以我们不能把MES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去实施,而一定要放到工厂整体系统上定位。比如,财务计划没有做好,采购计划无法执行,再好的MES也无能为力。